2025年7月25日,某岩土工程公司来我院进行关于“载体桩技术及应用”的技术交流,本次交流会由总工办组织,主要参与人员为设计管理部土建室部分设计人员。
岩土工程公司技术总监介绍了载体桩的原理及技术发展:载体桩的基本原理之一是“侧向约束下的深层土体密实理论”,其竖向力传递能力取决于载体土体密实度、填料强度及三击贯入度是否达标,不取决于填料量及形状。《载体桩技术标准》(JGJ/T 135-2018)已将填料由碎砖、碎混凝土等改为水泥与砂质量比1:2-1:3 的水泥砂拌合物,该材料颗粒细小,施工时不易被夯碎。重点介绍了预制内夯载体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优势:预制内夯载体桩施工分四步:沉入预应力管桩、经管桩内腔夯实填料、测三击贯入度至达标、局部或全部灌注桩芯混凝土。该技术兼具预制桩桩身完整、强度高、施工快、造价经济的特点,以及载体桩单桩承载力高、适用广、经济性强、可即打即压、无需等待土体恢复龄期的优势。
我院设计人员与岩土工程公司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,针对“多桩承台载体桩之间的群桩效应如何考虑” 这一问题进行重点讨论,一致认为施工时只要不造成邻桩上浮,便利于载体形成整体独立基础;但因部分桩可能出现Ae叠加影响群桩总体承载力,故需采用整个承台的Ae进行群桩承载力验算。
我院设计人员通过这次交流及讨论,深入了解了载体桩的发展过程、预制内夯载体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优势等,为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桩型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上一篇:莱阳热电1×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召开项目协调会
下一篇:无